1. dd命令的常用参数可分为以下几类,结合功能场景说明如下:
-
bs=size:统一设置读写块大小(如1M、4k),直接影响I/O效率;
-
count=N:限制复制的块数,与bs配合确定总数据量(如bs=1M count=100生成100MB文件);
-
skip=N/seek=N:分别跳过输入/输出文件的前N个块(需结合ibs/obs计算),不常用。
-
iflag=FLAGS/oflag=FLAGS:控制读写行为,常用标志包括:
-
direct:绕过系统缓存直接操作磁盘,提升性能测试真实性;
-
sync:每次操作同步写入物理磁盘,确保数据持久性;
-
dsync:类似sync但仅同步数据(非元数据);
-
nonblock:非阻塞I/O模式。
dd if=/dev/zero of=/your/test/filepath/testfile bs=1G count=10 oflag=direct,sync
-
if=/dev/zero: 指定输入源为Linux系统的零值设备文件,该设备会无限生成空字符(ASCII NUL)作为数据源 ;
-
bs=1G: 设置每次读写操作的块大小为1GB(可接受单位包括K/M/G,默认字节)。较大的块尺寸可提升I/O效率,但需平衡内存占用;
-
count=10: 限制复制10个块,总数据量为bs×count=10GB。若未指定则持续写入直到手动终止 。
-
oflag=direct,sync: 排除缓存干扰。
dd if=/dev/sda of=/dev/sdb bs=4M conv=noerror,sync
说明: conv=noerror避免因坏块中断,sync确保数据完整。
dd if=/dev/zero of=/tmp/empty_file bs=1M count=100
利用/dev/zero在/tmp目录下生成指定大小为100M的empty_file文件。
免责申明:本站不以盈利为目的,下载资源均来源于网络,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若作商业用途,请购买正版。由于未及时购买
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,与本站无关。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522390482@qq.com删除,提供版权证明文件和侵权内容的具体链接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byteooo.cn/archives/1989
共有 0 条评论